
青銀所
全台首創青銀教育與行動資源平台
從「青銀鎖」到「青銀所」,我們想打開的不只是距離,而是理解
命名由來
一個理解的場所,
一把打開世代之鎖的鑰匙。
🔍為什麼叫「青銀所」?
長久以來,青少年與長者之間像是被鎖住了一樣,
彼此誤解、不熟悉,也不知該如何靠近。
我們希望解開這把鎖,
建立一個屬於青少年與長者對話與理解的場所,
讓世代之間,不再只是平行,而能有真正的連結與交流。成立起源
在高齡化時代,我們發現許多年輕人願意參與志工,卻苦無資訊;而許多長照機構也在找人,卻找不到對的人。
同時,在許多報告、志工活動、課堂討論中,我們都接觸過「青銀共居、共融」和「高齡社會」這些字眼,但常常只是為了完成任務,很少真正懂這些議題背後的複雜性與情感性。
如果有一個平台,能讓我們好好理解、慢慢靠近、自然行動,會是什麼樣子?
於是,「青銀所」誕生了。
所以...青銀所到是什麼?
是一個以青少年為核心設計、關注高齡社會以及代間互動的學習與參與平台。
我們提供:
- 整理好的知識懶人包(快速掌握重點)
- 真實故事與訪談(建立情感共鳴)
- 行動指南與報告提案資源(讓你輕鬆參與)
🧩 從認識到理解、從關注到行動,青銀所可以成為你踏出第一步的地方。
👣青銀所核心團隊介紹
我們來自不同地區、學校與經驗背景,卻因為一個共同的信念走在一起:讓青銀對話不再遙遠,讓理解從現在開始。
朱庭誼|創辦人
自高中開始,主動踏入長照場域,深入探索高齡照護的制度與真實現場,迄今已走訪五家以上長照機構並累積豐富實務經驗。對人文及社會科學議題具有濃厚興趣,並持續關注與學習中。
陳姿祐|共同創辦人
從國小、國中便開始參與志工服務,始終相信行動可以創造改變。加入青銀所,是希望能將這份熱忱化為具體行動,打造一個真正連結青銀的交流基地。
張菀辰|共同創辦人
自國中起關注長照議題,並投身志工與心理學相關研究,曾參與聯合國SDGs青年論壇,發表青少年心理健康主題的觀點。希望透過青銀所,讓改變社會不再只是夢想。
胡凱馨|共同創辦人
在台東參與公益志工期間,親身接觸長照第一線,深刻體會偏鄉長照資源的不足。長期投身模擬聯合國與SDGs相關社團,將地方經驗與全球視野結合,希望用實際行動改善台灣長照環境。
黃琬喻|共同創辦人
因家中長輩經驗走進長照機構,留下深刻印象,也激起對人際互動與世代溝通的強烈興趣。希望透過青銀所,讓更多人主動靠近彼此,打開世代之間的理解之門。
喻學珍|共同創辦人
對社會議題與志工服務深感共鳴,雖然起步稍晚,但致力於用跨域方式參與公共行動。正在結合資訊科技與社會倡議,期盼用程式的力量為長照帶來新的可能。
📌 想加入我們?歡迎填寫【首頁】頁底的表單,一起共創青銀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