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筆記
青少年參與長照、跨世代互動的心情與觀察
「從青出發,與銀同行。」
青少年帶著好奇與熱忱,走進長照現場,一杯茶、一首歌、一個笑容,都讓距離變得柔軟。
《與長輩問好的溫度差》 — Nacholi
幾次接觸長輩的機會我就會跟他們問好,大嬸婆總是神采飛揚、精神奕奕的回答嘿你好!可能還會跟我寒暄幾句,我們可以感受到她的心情是非常愉悅、快樂的。
直到有一次開始不見大嬸婆的蹤跡,聽長輩們說是到醫院治療了也或許是在大伯父的家裡休養,不管是哪個答案我都覺得有點焦躁不安,從每一次的你好到這一次的單方面問好是很有落差的。
我想表達的是:在能夠與長輩們互動的時間是值得把握的,到了生病及不舒服的時候你會看到他們沒有精神、沒有力氣好好的給我們情緒價值,在互動當下或多或少都覺得煩、你怎麼不會自己做啊,但到頭來想想我們能夠幫忙對他們而言是一件可以跟別人分享或是讓自己快樂的生活小確幸!
《甜香與墨香中的自信》 — 夏兒
那天在青松長照機構,我和幾位志工一起陪長者做春聯拓印。剛到時,一位阿公笑著對社工說:「去冰箱拿蛋糕出來!」原來他特別喜歡甜食,想要拿巧克力蛋糕要招待我們,像個熱情又可愛的主人。
開始拓印時,他顯得有些退縮,一直推說:「讓妳做就好,我不行啦。」我笑著勸他:「阿公,沒試過怎麼知道,自己動手才最有味道!」在我的鼓勵下,他終於願意試一試。沒想到,他的動作比我還穩,墨色均勻、分明,一張又一張,春聯在他手中顯得格外有神氣。
看著他得意地拿起完成的作品,眼裡閃著光,我心裡想——原來陪伴不只是幫忙,而是讓對方看見自己的力量,就像那天的阿公,在甜甜的蛋糕香和濃濃的墨香中,重新找回了自信。
銀髮九族文化村
一開始在訓練的時候一直覺得會做的不好,很害怕也很害羞,老師讓我們自己去處理大大小小的事,例如:要自己去借音響、準備遊戲的教具、找老歌等等。簡單地說就是要我們獨立,而且還要預想臨時可能會發生的狀況,例如:帶律動的過程中如果藍芽接不上音響?插頭沒有三個孔的怎麼辦?突然沒有音樂該怎麼處理?如何避免中間冷場?碰到精神狀況比較特殊的老人家如何面對?老人家行動不便,如果不想參與怎麼辦?拍照時構圖要注意什麼?。
來源:青年志工網站
青少年參與長照、跨世代互動:北護大學生的陪伴故事
北護大長照系學生定期前往社區長照機構,透過陪伴長者的一杯茶、一次聊天,建立了深厚信任。「這讓我們看到長輩難得活潑的另外一面」,不僅帶來情感支持,也激發學生的成長與理解。
來源: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專題報導
更多精采動人的故事陸續上線中...